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找新路径”

2018-05-09 15:43

2138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在人们持续55年的造林后,变成了广袤林海、固碳减排的“天然氧吧”,堪称世界奇迹。2017年12月5日,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图为塞罕坝美景。

  新华社发

  “中国目前正在建立奖惩制度,鼓励城市改善空气质量。”路透社日前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给予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并取得扎实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绿色发展呈现可喜局面……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际人士纷纷予以积极评价。

  “中国的生态文明进步将助推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韩国地球治理研究院院长贝一明表示,中共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大计,中国下定决心走绿色发展之路,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已经切实落实到行动之中。“中国推动绿色发展革命,其历史意义将不亚于工业革命。中国的生态文明进步不仅意味着中国百姓的生活将显著改善,而且将助推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泰国玛希隆大学社科人文学院院长勒蔡·斯恩源认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正在为世界确立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将目光转向东方,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找新的路径”。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对本报记者表示,他对中国环保问题的跟踪已有20年。今天的中国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被列入指导中国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措施很有效果。举例来说,今天中国政府对污染企业拿出的经济惩罚措施,能真正起到实效。”

  经常去中国实地考察的日本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三潴正道最近去了一趟青海省的日月山,那里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当地民众植树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深深感染了他。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中国业务总监贾韦德·阿赫塔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决心,对于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核心政策,中国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地铁线路更多了,人们的出行不仅便捷,而且环保。”比利时比中协会副主席安娜·登格鲁丹伊森最近刚从北京回来,她这样感慨说。登格鲁丹伊森创办了比利时弗拉芒语版《今日中国》杂志,几乎每年她都会到中国采风,对环境和生态问题格外关注。登格鲁丹伊森表示,过去5年来,中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核心政策当中,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为衡量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会更加美丽。”

  在三潴正道看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了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出台了多项举措改善环境,比如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设定了重点生态功能地区。此外,中国在环保方面的法律规范不仅针对企业,也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这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举措。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中心主任胡里奥·里奥斯表示,中国无论是在执政理念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明确的变化。“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准确的认识,对解决这些问题投入了大量资源,制定了中长期规划。这些都让人们相信,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取得更多令人赞叹的成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展现引领作用”

  “中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果日新月异,令全球受益。其他国家应该积极向中国学习。”贝一明的话道出了国际人士的心声。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联合国环境署经济学家、塞内加尔环保专家蒂埃里·德奥利维拉表示,中国的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民众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中国绿色发展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事实上,绿色发展孕育着未来科技与产业的变革方向,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近年来多次到访中国,每次都能感受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进步,他告诉本报记者,在治理环境方面,中国政府早就付诸行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二年,联合国环境署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和支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外交与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项目主管于洁表示,今年中国两会对如何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优化生态平衡等提出新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而且是中国下一步经济转型的需要,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这也是中国继续履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积极表现,显示了大国担当。

  胡里奥·里奥斯表示,近年来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之大,是世界各国中少有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动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方面一直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展现引领作用。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表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和词汇已被纳入联合国文件,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贡献。

  德奥利维拉表示,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展示了坚定的决心,其环保经验具有全球意义。

中韩要联手对抗雾霾?两国科研人员将携手研究PM2.5
中韩两国在共同治理大气污染上又迈出新的一步。据韩联社9日报道,韩中两国科研人员将携手开展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有关研究,为期2年10个月。韩国教育部和韩国研究财团当天表示,“韩中合作细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标记物及其运动特性追踪研究”等6个研究项目,被选为韩国今年“全球研究网络援助项目”的新课题。

0评论2019-04-152119

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京举行
4月1日,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欧盟委员会环境、海洋事务与渔业委员卡尔梅努·韦拉共同出席对话会。中国环境报记者杜宣逸4月1日北京报道 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今日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欧盟委员会环境、海洋事务与渔业委员卡尔梅努·韦拉共同出席对话会。李干

0评论2019-04-092066

韩国大型超市全面禁塑
韩国环境部日前确认,韩国大型超市自2019年起将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韩国环境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说,根据“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法律修正案”,自1月1日起,韩国2000多家大卖场以及1.1万家店铺面积超过165平方米的超市,将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除鱼类和肉类等必须用塑料袋之

0评论2019-01-282415

英将用“火星钻”采集南极岩石样本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日前表示,学校一个团队将利用一套原本设计用于钻探火星岩石的设备去南极采集冰盖下的岩石样本,以获取更多信息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迁。据介绍,学校科研团队将携带这套“火星钻”设备前往英国设在南极的科考站。这套设备原本设计为供无人火星车任务使用,与普通钻探设备相比更加小巧,穿透岩石的能力也更强

0评论2019-01-282306

德国关停最后一家硬煤矿
德国最后一家硬煤矿近日关停,标志着德国长约200年的硬煤开采成为历史。关停仪式在德国西部鲁尔工业区曾经的煤炭重镇博特罗普举行。煤矿工人在现场象征性地挖出最后一块硬煤,交到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手中。施泰因迈尔对矿工表示感谢,称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如果没有他们和煤炭行业,“我们整个国家及其发展”将无法想象。

0评论2019-01-142123

中英合作探索塑料污染防治之路
从技术上能否实现对塑料的精确分拣?全球对微塑料污染的关注会不会推动新塑料经济快速发展?在日前举办的中英(山东)塑料污染防治研讨会上,参会代表纷纷向中、英两国专家提问,专家们分别予以详细、科学地解答,会议现场气氛活跃。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山东省开展为期3个月 “英国季”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0评论2019-01-142287

国际能源署:未来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
2018年12月18日,国际能源署发布能源市场系列报告《煤炭2018——分析预测至2023年》。在此,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对报告的执行摘要进行了翻译,分享给大家。可以讲得很多,但是变化并非很多2017年,全球煤炭需求恢复增长。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走强增加了工业产出和用电量,在经历了两年的下降后,去年全球煤炭需求同比增长了1%

0评论2019-01-032213

各国向塑料污染“宣战”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呼吁全球关注塑料污染。为应对塑料污染危害,世界多个国家纷纷向塑料“宣战”。18年12月5日,包括新西兰本土最大连锁超市倒计时超市、新西兰邮政等在内的12家新西兰大型企业联合发表“减塑声明”,宣布到2025年前取消所有塑料包装。新西兰环境部副部长欧仁妮·萨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

0评论2019-01-032250

新模型让全球汞排放“有据可查”
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地球上的汞是如何循环分布的?日前,天津大学地科院孙若愚副教授与哈佛大学、法国科学院图卢兹地球环境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团队合作,历时5年,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动态、全耦合、可拓展的全球汞同位素箱体模型,该模型首次加入了稳定汞同位素多维分馏模块,有助于更加精确地观测记录全球汞排放和

0评论2018-12-2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