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限塑令”效果大打折扣 下一阶段将会这样治理

2018-07-13 08:24

2038

“限塑令”于2008年6月起实施,10年来成效有目共睹,但所取得的成绩仍与期待中的结果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将基于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适时调整升级“限塑令”,并加大对塑料垃圾的治理力度和范围。

  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此后,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内的塑料购物袋均明码标价,单独收费。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6年,我国主要零售场所节约塑料袋约700亿个,平均每年节约87.5亿个左右,较之前每年的塑料袋使用量减少约2/3。可以说,这从客观上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
 
  但10年前无法预见的是,随着电商飞速发展,快递、外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限塑令”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当一次性塑料制品在生活中仍随处可见,塑料袋在超市、餐饮和农贸市场上依然使用频繁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限塑令”的法规效应去哪了?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从82.68亿个增至约147亿个。巨量的快递垃圾成为白色污染的重要推手。另外,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左右,而1单至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多重因素叠加,使得“限塑令”大打折扣。
 
  事实上,“限塑令”的政策,本身没什么问题。它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限制,而是在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种环节做了规定;并且,方式也不是简单的“一限了之”,而是先“禁薄存厚”、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循序渐进。
 
  而对于施行10年,“限塑令”并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有专家表示,这意味着“限塑令”已经到了迫切需要修订、重新思考如何治理白色污染的时候了。那么该升级调整“限塑令”,减少白色污染呢?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准备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督促地方特别是城市加大落实的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还将推广更加环保的新型材料。
 
  作为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塑料垃圾的治理问题自然也受到多个部门的重视。其中,商务部表示,正在开展绿色商场创建活动,已创建85家绿色商场,覆盖全国各省份,促进包括限塑在内的流通行业绿色化发展;并将发布电商绿色包装技术管理规范行业标准。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将集中整治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加大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而其它部门也将强化市场监管,建立限制过度包装和限塑令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当然,走出“限塑令”的尴尬,光“限”还不够,一方面,要把监管覆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民众要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习惯,形成良好生活作风。
 
  此外,终端市场的塑料制品也亟须产品升级,要通过技术更新迭代,在全国范围内以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来取代不可降解的塑料产品。

中韩要联手对抗雾霾?两国科研人员将携手研究PM2.5
中韩两国在共同治理大气污染上又迈出新的一步。据韩联社9日报道,韩中两国科研人员将携手开展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有关研究,为期2年10个月。韩国教育部和韩国研究财团当天表示,“韩中合作细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标记物及其运动特性追踪研究”等6个研究项目,被选为韩国今年“全球研究网络援助项目”的新课题。

0评论2019-04-152120

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京举行
4月1日,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欧盟委员会环境、海洋事务与渔业委员卡尔梅努·韦拉共同出席对话会。中国环境报记者杜宣逸4月1日北京报道 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今日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欧盟委员会环境、海洋事务与渔业委员卡尔梅努·韦拉共同出席对话会。李干

0评论2019-04-092066

韩国大型超市全面禁塑
韩国环境部日前确认,韩国大型超市自2019年起将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韩国环境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说,根据“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法律修正案”,自1月1日起,韩国2000多家大卖场以及1.1万家店铺面积超过165平方米的超市,将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除鱼类和肉类等必须用塑料袋之

0评论2019-01-282415

英将用“火星钻”采集南极岩石样本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日前表示,学校一个团队将利用一套原本设计用于钻探火星岩石的设备去南极采集冰盖下的岩石样本,以获取更多信息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迁。据介绍,学校科研团队将携带这套“火星钻”设备前往英国设在南极的科考站。这套设备原本设计为供无人火星车任务使用,与普通钻探设备相比更加小巧,穿透岩石的能力也更强

0评论2019-01-282306

德国关停最后一家硬煤矿
德国最后一家硬煤矿近日关停,标志着德国长约200年的硬煤开采成为历史。关停仪式在德国西部鲁尔工业区曾经的煤炭重镇博特罗普举行。煤矿工人在现场象征性地挖出最后一块硬煤,交到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手中。施泰因迈尔对矿工表示感谢,称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如果没有他们和煤炭行业,“我们整个国家及其发展”将无法想象。

0评论2019-01-142123

中英合作探索塑料污染防治之路
从技术上能否实现对塑料的精确分拣?全球对微塑料污染的关注会不会推动新塑料经济快速发展?在日前举办的中英(山东)塑料污染防治研讨会上,参会代表纷纷向中、英两国专家提问,专家们分别予以详细、科学地解答,会议现场气氛活跃。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山东省开展为期3个月 “英国季”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0评论2019-01-142287

国际能源署:未来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
2018年12月18日,国际能源署发布能源市场系列报告《煤炭2018——分析预测至2023年》。在此,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对报告的执行摘要进行了翻译,分享给大家。可以讲得很多,但是变化并非很多2017年,全球煤炭需求恢复增长。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走强增加了工业产出和用电量,在经历了两年的下降后,去年全球煤炭需求同比增长了1%

0评论2019-01-032213

各国向塑料污染“宣战”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呼吁全球关注塑料污染。为应对塑料污染危害,世界多个国家纷纷向塑料“宣战”。18年12月5日,包括新西兰本土最大连锁超市倒计时超市、新西兰邮政等在内的12家新西兰大型企业联合发表“减塑声明”,宣布到2025年前取消所有塑料包装。新西兰环境部副部长欧仁妮·萨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

0评论2019-01-032250

新模型让全球汞排放“有据可查”
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地球上的汞是如何循环分布的?日前,天津大学地科院孙若愚副教授与哈佛大学、法国科学院图卢兹地球环境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团队合作,历时5年,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动态、全耦合、可拓展的全球汞同位素箱体模型,该模型首次加入了稳定汞同位素多维分馏模块,有助于更加精确地观测记录全球汞排放和

0评论2018-12-2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