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环保网APP
扫码下载
中法核电合作:从“师徒关系”到对等合作
核心提示:  从2007年开始,中法双方企业就着手对一个投资近千亿元人民币的核循环项目进行合作。经过长达十年的协商,该项目终于在9日签署了相关协议备忘录。业界分析普遍指出,通过深入落实上述具体举措,无疑将开启中法核能合作新纪元,进一步推动中法两国乃至全球核能未来发展。  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

  从2007年开始,中法双方企业就着手对一个投资近千亿元人民币的核循环项目进行合作。经过长达十年的协商,该项目终于在9日签署了相关协议备忘录。业界分析普遍指出,通过深入落实上述具体举措,无疑将开启中法核能合作新纪元,进一步推动中法两国乃至全球核能未来发展。


  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北京共同出席了台山核电站欧洲先进压水堆全球首堆工程命名揭牌仪式。


  30多年前,中法开启核电合作,彼时,中国向核电强国法国引进技术和资金,着手建设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3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中法能源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台山核电站有望成为全球最早投入商业运营的第三代核电站之一。


  “回溯历史,核电曾是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能源技术,中法能够开展相关合作,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和外交协调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说。


  从大亚湾核电站起步,中法核电合作走过了从“法方为主,中方为辅”到“中方为主,法方提供支持”,再到“共同设计、共同建造”三个阶段。


  “在这期间,中法企业从‘师徒关系’走向对等的‘战略合作’。”中国广核集团(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说。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政治室主任赵晨认为,中国对核电的需求为法国核电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中国工程和技术人员则不断消化引进技术、积累实践经验,中法核电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30多年来,中国不断吸取世界核电技术发展成果,通过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到现在已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基本形成核电完整的工业体系。


  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6台、在建机组20台,总装机容量约5693.5万千瓦,已具备年产6到8台套三代核电设备供货能力,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提高至85%以上;中国自主创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落地……中国已经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具备了核电技术及装备“走出去”的实力。中法核电合作也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2016年9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确定中广核参股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和赛兹韦尔C、控股投资布拉德维尔B项目。其中,布拉德维尔B项目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这是中国自主核电技术首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中国核电技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核电外交”换代升级,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技、工业等综合实力的提升。


  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核电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之一,核电项目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领导人出访和外国政要访华的会晤以及签署的合作清单中。


  “核电项目不同于制造业或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是商业行为,而且有浓郁的外交色彩,需要以合作国家间的政治互信为基础,并不断通过外交层面推动沟通协调。”赵晨说。


  专家表示,中国核电正在全球市场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也为中法核电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相信在欣克利角的合作,将为中法两国企业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提供范例,这也有利于中国企业积累海外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主核心技术,推动打造中国核电品牌。